五、加強民生工作和社會建設。一是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全市財政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達到87億元,比上年增長11%,占財政支出的比重為63%,11件為民辦實事重點項目全面完成。新增城鎮就業5.1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4%。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9.99%。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8.4%,養老保險工作受到國務院表彰。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16778套、竣工8675套,分別占年度任務的112%和124%。建設農村住房1.7萬戶、改造危房7500戶。解決了13.8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農村自來水通村率達到93%。提高了城鄉低保、“五保”供養、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失業保險金、最低工資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對617戶城鄉特困家庭進行結對幫扶,社會福利院、救助管理站建成啟用。市中醫院通過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醫院評審。24個援疆項目全部完成年度目標。二是推動教育優先發展。教育投入占財政支出的比例達到21.1%,新建改建公辦和公辦性質幼兒園140所,完成中小學校舍改造34.5萬平方米,農村中小學“兩熱一暖一改”和圖書配備工程深入實施,招錄中小學教師600名。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擴大到所有農村學生,各級各類學校學生資助政策實現市域全覆蓋。高校內涵建設取得新突破,日照技師學院掛牌成立。三是大力加強文化建設。積極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城市文明程度指數測評列提名資格城市第7名,新創建省級鄉村文明示范區2個。扎實開展“文化建設年”活動,千百重點基層文化工程全面完成,市圖書館開工建設,各級公益文化單位全部免費開放。電影《日照好人》等4部作品獲省“文藝精品工程獎”。首屆日照文化產業博覽會成功舉辦。承辦了中日韓國際帆船賽等體育賽事。四是全面加強社會建設。認真落實計劃生育、環境保護、耕地保護基本國策,全面完成人口責任目標,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3.43‰;耕地總量保持動態平衡;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保持全省第一,通過了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復核驗收,榮獲“2012中國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稱號。服務、管理、執法三位一體的城管機制不斷加強,城鄉社區創新工作穩步推進。省級雙擁模范城(縣)實現全覆蓋。完善應急管理機制,抓好安全生產和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圓滿完成了十八大安保等重大任務,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紅十字、外事僑務、對臺事務、民族宗教、打擊走私、司法仲裁、國防動員、國家安全、統計、人防、史志、檔案、氣象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六、努力打造務實高效政府。扎實開展“行政程序年”活動,制定出臺并嚴格執行《關于建立健全依法科學民主決策機制的實施意見》、《市政府工作規則》和《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的意見》,政府決策更加科學民主,行政權力運行更加規范透明。堅持開短會、講短話,文風會風有了新轉變。堅持抓落實、辦實事,對決策的事情一抓到底,工作節奏和效率有了新提高。加強政務服務制度創新、流程再造和績效管理,修改和廢止涉及行政強制的規范性文件8件,對38個行政執法機關的自由裁量權予以量化規范,發展環境有了新改善。自覺接受人大的法律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辦理工作,辦復率、滿意和基本滿意率均達到100%。扎實做好市長公開電話辦理、行風在線等工作,保持了民意訴求渠道暢通。認真貫徹執行《審計法》,審計監督力度進一步加大。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扎實推進懲防體系建設,加大行政監察力度,從嚴查處違紀違法案件,廉政建設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
過去一年,在國內外經濟環境復雜嚴峻的情況下,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這樣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和社會各界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上下攻堅克難、團結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條戰線上的全市人民,向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向離退休老領導、老同志,向駐日照人民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向所有關心支持日照建設與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和海內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當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仍然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總體實力不強,結構不優,科技創新能力較弱,轉方式調結構的任務艱巨;經濟企穩向好的基礎不夠穩固,保增長的壓力較大;城鎮化水平不高,縣域經濟薄弱,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問題較為突出;城鄉就業、社會保障、醫療、教育、生態環境、安全生產等工作與群眾期盼還有差距;政府部門的辦事效率、服務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采取更加扎實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