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祥彩 李培安/文 陳為峰/攝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2016年,我市將加快培育旅游支柱產業。“十三五”時期,要高舉“旅游富市”的旗幟,把旅游業提升到與工業同等重要的位置,打響“陽光海岸、美麗日照”旅游品牌,加快打造旅游支柱產業。
旅游業是“無煙產業”和永遠的“朝陽產業”,是“富民、富市、富財政”的黃金結合點,也是推進供給側改革的重點領域之一。那么,“旅游富市”之路該怎么走?參加今年“兩會”的代表和委員們展開了熱烈討論。
王均波:讓日照旅游全方位開花
2016年,將加大旅游項目招引力度,編制旅游項目招商目錄,完善旅游招商項目庫、投資商庫。建立全市重點旅游項目建設工作臺賬,充分發揮行業管理職責。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抓好旅游服務質量提升,積極開拓旅游客源市場,制訂宣傳營銷工作方案,吸引更多的中高端游客來我市旅游。
在營銷上,實施“1+N”營銷戰略,聯合市直有關部門、區縣開展捆綁營銷,增強宣傳合力。開發入境市場,對接“一帶一路”、中韓自貿區機遇,吸引韓日、港澳臺、東南亞游客來日照觀光旅游。
楊琳:突出日照文化特色錯位發展文化旅游
良好的原生態陽光海岸、山海天的漁家游、五蓮山的佛文化、海濱國家森林公園的林和海、日照黑陶、日照農民畫、日照竹和茶的獨特韻味,是日照獨有的魅力。
她認為,在錯位發展上,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快濱海旅游項目開發建設,提高旅游文化內涵。為此建議對奧林匹克水上公園進行深度開發,突出體育娛樂特色;對山海天民俗旅游資源進行整合,突出民俗休閑特色;對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進行保護性開發,提出生態旅游特色。
李振函:別忘了開發日照溫泉資源
地熱溫泉,是近幾年我市勘查開發的重要地下自然資源,來自山東省第八地質礦產勘查院的市政協委員李振函發現,日照屬于基巖地區,莒縣、五蓮縣大部分處在沂沭地熱分布區,東港區、嵐山區屬膠南隆起地熱分布區,日照各區縣均有地熱資源。
他認為,溫泉可以破解日照淡旺旅游瓶頸,在旅游產業發展上實現新突破。所以“旅游富市”不應忽視溫泉資源開發。為此他建議,應全面勘查地熱溫泉資源,加強規劃引導;突出本土特色,創新溫泉旅游項目;申報并建設國家地熱溫泉城;保護溫泉資源,注重生態效益。
孫啟海:不能忽視鄉村游
市政協委員、日照市庚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啟海認為,日照發展旅游也不應忽視了鄉村游。
近幾年來,鄉村游已成為日照旅游業的新生力量,特別是拉動了短程自駕游。
日照鄉村游目前還很年輕,需要完善培養。為此他建議,應統籌規劃,全市一張圖,一盤棋,避免雷同;應注重挖掘鄉村游產品的文化內涵,可根據歷史典故、名人足跡、坊間傳說等復原或開發相對應的景區景點,不斷提高鄉村游產品的品味和檔次;應調整現有鄉村游產品結構,把傳統的觀光型產品逐步轉變為度假型與觀光型相結合的旅游產品;應加大投入力度,加強配套設施建設,包括賓館、飯店、景點設施、交通、購物等配套設施得以配套完善,并各具特色。同時還要規范管理。
趙琦:振興地方戲曲打造多元休閑游特色
政協委員趙琦認為,日照地方戲曲種類豐富,呂劇、茂腔、周姑子戲等都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可振興地方特色戲曲,打造多元休閑旅游特色。
她建議,應實施日照地方戲曲振興工程,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提高戲曲水平,培養戲曲人才,壯大戲曲隊伍。應結合時代特點創作新戲,體現日照地方戲的獨特性。如新創作的周姑子戲《家長理不短》、茂腔《鄉村調解員》以及呂劇《好媳婦》《借婆婆》都深受人民群眾喜愛。還要給傳統戲劇予以精致“包裝”,讓本土劇目成為一門高雅的藝術。讓地方戲也作為文化旅游的一個重點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