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這五大發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也為我市更好地“突破園區”指明了方向。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推動園區轉型升級,實現園區發展的新突破,必須以新理念為引領。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園區突破的程度,也取決于創新的水平和力度。我們要緊緊圍繞“突破園區、聚力招引”這個頭號工程,統籌推進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產業創新等各方面創新,向創新要發展新動力、要發展新空間,加快形成以創新為引領和支撐的發展模式。尤其要把園區培植成一方創新的沃土,讓創新的種子在這里萌芽開花結果,讓創新的源泉在這里充分涌流。
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園區突破,不只是要實現經濟發展的突破,而且要實現生態建設的突破。我們要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的理念,摒棄把保護生態與發展生產力對立起來的傳統思維,克服“工業園區都是生態洼地”的成見,堅定不移地走綠色集約安全的可持續發展之路,使園區成為一片生態文明高地。
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增強協調性才能使園區發展行穩致遠。園區的突破,不僅要解決好與外部的協調,深度融入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之中,服務于全市發展的大格局;還要實現內部的協調發展,推進產城融合,完善各種服務設施,從而為企業發展、大眾創業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培育一個自然、營商和生活環境俱佳的投資創業生態圈。
開放是“突破園區、聚力招引”的題中之義。可以說,沒有大開放,就不可能引來資金、項目和人才智力,就不可能實現園區的突破。我們必須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新趨勢,進一步推進市場開放、對內對外開放,繼續發揮好我市的港口優勢和區位優勢,努力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城市的經貿合作,為我市園區的突破增添新的活力,開辟更為廣闊的空間。
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突破園區、聚力招引”,不只是園區管理者、建設者的事,也是全市人民共同的事業。園區突破的成果不僅要讓園區建設者分享———推行績效工資,將工資水平與經濟效益掛勾;而且要讓全市人民共同分享———居民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社會保障水平都能隨之不斷提高。以此更好地凝聚推進園區加快發展的合力。
五中全會提出的發展新理念,是我國發展理論的又一次重大創新。用新理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我市的“突破園區、聚力招引”就會在科學發展的軌道上高歌猛進,不斷取得令人民群眾滿意的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