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日照調查隊
(2016年2月17日)
2015年,面對國際市場低迷、國內經濟下行、貿易融資風險和持續干旱等多重困難壓力,全市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工作總基調,積極適應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深入開展“解放思想求創新、轉型升級促發展”系列活動,把“突破園區、聚力招引”作為發展的頭號工程,出臺了“五抓”等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舉措,搶抓發展機遇,主動應對挑戰,全力推動發展,全市經濟運行趨穩回升,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民生狀況持續改善。
一、綜合
經濟總量邁上新臺階。2015年,全市上下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國民經濟在穩增長、調結構、促發展和改革創新中實現企穩回升。初步核算并經省統計局審核反饋,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670.8億元,是“十一五”末的1.63倍,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5%,“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長10.4%。全年完成第一產業增加值140.6億元,比上年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813.06億元,增長8.0%,第三產業增加值717.14億元,增長7.4%。其中,一季度GDP增長6.3%,上半年增長6.5%,前三季度增長6.9%,全年增長7.5%,呈現逐季回升態勢。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8110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9330美元,比上年增長6.9%,是“十一五”末的1.58倍,年均增長9.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586.9億元,“十二五”年均增長12.0%。五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514.68億元、實際到賬外資24.82億美元,年均分別增長18.6%、11.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603.87億元,是“十一五”末的1.94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55.61億元增加到121.65億元,五年翻了一番多。港口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分別達到3.61億噸、281.34萬標箱,分別是“十一五”末的1.59倍、2.65倍,均實現歷史性跨越。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達到1872.35億元,是“十一五”末的1.87倍。
結構調整取得成效。產業結構明顯優化,全市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的8.3:50.3:41.4調整為8.4:48.7:42.9,第三產業比重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比上年提高1.14個百分點。藍色經濟實現增加值831.58億元,比上年增長11.2%,占全市GDP的比重達到49.8%,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比上年末提高2.1個百分點。
市場主體數量擴大。年末全市實有市場主體16.49萬戶,注冊資本(金)2747.21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5%、26.9%。其中,內資(非私營)企業2932戶、注冊資本(金)353.97億元,分別增長1.2%、45.2%;外資企業468戶、注冊資本(金)35.55億美元,分別增長0.4%、8.8%;私營企業3.66萬戶、從業人員33.64萬人、注冊資本(金)2037.55億元,分別增長27.7%、13.6%和26.9%;個體工商戶12.01萬戶、從業人員21.10萬人,分別下降3.6%和0.6%,資金數額75.80億元,增長16.9%;農民專業合作社4749戶,出資總額52.37億元,分別增長14.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