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梓情深 人杰地靈
毛家屯,是莒縣有名的文化村。
這個莒縣城南20余里的丘陵村莊,百年來俊彥彩馳,英才輩出。晚清出過廩生毛洪鍚,民國時走出了多名官費留學生、鐵路專家和數學家,還造就了共和國英勇善戰的毛宇將軍,以及杰出書法家毛方民和享譽大連市的毛冠千。莒縣文化館原館長、著名作曲家毛迅,上世紀60年代創作的一曲《納鞋底》,唱紅華東,名揚全國;還有著名二胡、京胡演奏家毛裕民,藝驚齊魯。
毛同愷就出生在毛家屯,在“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雅韻中,在高亢激越的京胡琴聲中,在丹青先賢的揮灑筆墨中,慢慢長大。濃厚的文化藝術氛圍,滋潤著毛同愷的情愫與心靈,激發了他對國學精粹的喜愛與執著追求。他上中學時就立志以當學者和理論家為畢生的奮斗目標。40多年來,他辛勞耕耘在政治、經濟、文化和中國書畫藝術這個廣闊領域,成果豐碩,頗有建樹,可謂夙愿得償:
他主持山東省文史研究館工作期間,開拓奮進,頑強拼搏,使該館成為全國文史館系統最具活力、最有影響的文史研究館之一;
他所撰寫的書畫評論專著《藝苑芳華》(啟功先生題寫書名),深受書畫藝術家和讀者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