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一、“工業強市”,旨在打造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新興工業強市
工業化是生產力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其程度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及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工業興則日照興,工業強則日照強。
實施“工業強市”戰略,才能為其它戰略的實施提供堅實基礎,為建設“美麗富饒、生態宜居、充滿活力”的新日照提供根本支撐。
把工業作為強市之基,就是要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主攻六大領域,實施八大工程,全力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集群,確保到“十三五”末實現工業總量翻番的目標,努力打造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新興工業強市。
二、堅持“工業強市”,是發揮優勢之所需、實現“追趕”之關鍵
作為實體經濟的主體,工業是支撐全市經濟發展的主力軍,是推進結構調整的主戰場,是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主領域。沒有強大的實體經濟作支撐,發展很快就會面臨后勁不足的危險。
有著得天獨厚的沿海區位優勢,有著大進大出的港口條件,有著四通八達的海陸空運輸體系,我們必須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用好“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努力把日照的工業抓上去!
經過多年的努力,日照的工業有了長足發展。尤其是去年以來,市委市政府把“突破園區、聚力招引”作為經濟發展的頭號工程,全面落實“五抓”系列組合拳,保持了工業經濟穩步發展,為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奠定了堅實基礎。
但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市工業經濟總量不大、發展質量不高、產業結構不合理等問題仍然突出,產業鏈條短、實力弱、水平低的問題仍然存在,工業化進程還遠遠沒有完成。要想實現“追趕”的目標、甩掉“沿海欠發達”的帽子,關鍵在工業,希望和出路也在工業。
三、大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打造區域競爭新優勢
以深化改革開放為先導,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提高工業發展質量與效益為核心,全力把“工業強市”戰略落到實處。
深度對接“中國制造2025”和“工業4.0”,一手抓現有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新興產業引進培育,加快“建鏈、強鏈、補鏈”,促進產業鏈條式組合、園區化布局、集群化發展,盡快構建起與沿海大港相稱、比較優勢明顯、具有較強競爭力和特色的現代工業體系。
立足現有基礎,主攻“三招三引”、技術改造、進區入園、兩化融合、創新驅動、綠色發展“六大領域”,打造“2+ 5”園區,壯大“2+2+3+1”產業,強化項目支撐,加快建鏈補鏈強鏈,推進工業轉型升級。
以工業經濟擴量進檔、工業企業提質增效、企業轉型升級、創新驅動、智能制造、綠色循環發展、小微企業培育、企業人才培訓“八大工程”為工作抓手,確保“工業強市”戰略落到實處。
加強對“工業強市”戰略工作的領導,研究制定相關的政策措施和行動方案;構建統一、靈敏、快捷、有效的生產要素供應保障體系,為“工業強市”戰略的實施提供堅強的組織、政策和要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