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8年年會“森林城市 綠色共享”專題論壇舉辦。中外嘉賓圍繞森林城市建設與增進民生福祉、森林城市建設的新發展理念等議題,為推動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獻計獻策。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彭有冬、國際竹藤組織總干事費翰思發表主旨演講,貴州省委常委、貴陽市委書記趙德明,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國際森林研究組織聯盟、聯合國人居署代表出席論壇。 彭有冬指出,當前,世界各國普遍重視并大力實施城市綠色基礎設施戰略,形成了全球應對城市化生態環境問題的新熱潮,力圖通過增加森林和綠地,打造完備的城市森林生態網絡,提高宜居水平,擴展生態空間,推動城市綠色發展。中國是世界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2004年以來,中國政府在29個省(區、市)開展了森林城市建設活動,授予138個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稱號,形成了推進城市生態建設的創新模式和重要抓手。在森林城市建設中,我們堅持森林惠民,始終把改善人居環境、提高幸福指數作為森林城市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科學規劃,始終把森林作為城市有生命的綠色基礎設施,納入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并制定完善相關技術標準和指標體系。堅持心中播綠,始終把弘揚生態文明理念貫穿森林城市建設的全過程。堅持政府主導,始終把森林城市建設作為普惠民生、造福百姓的政府重要職責。堅持節儉建設,始終把尊重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作為基本遵循。 彭有冬說,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國林業和草原系統將采取更加切實有效的措施,不斷提升中國森林城市建設質量和水平,完成好森林城市建設在拓展區域發展空間、營造城市宜居環境、擴大生態產品供給等方面的重要任務。力爭到2020年,在全國建成6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200個國家森林城市,初步形成符合國情、類型豐富、特色鮮明的森林城市發展格局。到2035年,基本實現森林城市生態服務均等化,全民共享森林城市建設的生態福利。希望進一步加強與世界各國的交流與合作,分享借鑒森林城市建設的理念、技術和經驗。 論壇發布了《全國森林城市發展規劃(2018-2025年)》,以及《貴州省森林城市發展規劃(2018-2025年)》《貴州省森林城市建設指南》《貴州省森林鄉鎮建設指南》《貴州省森林村寨建設指南》《貴州省森林人家建設指南》。 中國綠色時報(記者 王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