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開發區注重長效機制建設宜居宜業城市
記者 曲亞平 通訊員 張文軍
11月17日,原日照機械化工五礦集團區域內違建終于拆除,拖了8年的企業破產程序得以順利推進。隨著這顆“釘子”的拔除,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城區范圍內一個最“棘手”的拆違難題解決。
就在當天,該區天津路建材市場正式投入使用,前不久因占據消防通道而被依法拆除的原北京路建材市場的經營業戶,從陳舊雜亂的環境中搬到干凈整潔、設施齊全的“新家”。
一拆一建,是該區集中突破、聚力攻堅的寫照,更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創城理念的體現。正如該區工委副書記、組宣部長、創城領導小組副組長李登來所說,“創城工作不能一陣風,而重在創出更精細的城市管理,更完善的城市功能,更規范的城市秩序,更宜居便民的城市環境。”
創城伊始,該區就成立了綜合整治指揮部和7個工作組,設立了8條重點整治工作線,按照“決心一次下足、整治一步到位”的原則,對老舊小區,農貿市場,交通秩序,城中村、背街小巷、城郊接合部,城市河道、建筑工地,店外經營、占道經營、戶外廣告、露天燒烤,完善公共基礎設施等8個方面進行綜合整治。經過兩個多月的合力攻堅,積累多年的死角終于干凈了,違建拆除了,占道經營沒有了,公共設施修繕了,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然而如何保持下去,該區注重在“疏通”“管理”上下功夫,在建立長效機制上做文章。
城市老舊小區一直是管理老大難,長期處于“三不管”狀態,導致違建蔓延、基礎設施破爛、衛生臟亂。
“我們剛接過德賽公寓的時候,直接插不進腳,到處都是垃圾、亂搭濫建,入住不到千戶的小區僅垃圾就清理出去200多車”,如今的德賽公寓已經配上垃圾清理員,補種了綠植,鋪設了新道板,施劃了停車位,鄭州路社區黨支部書記徐娜正根據區里要求,推進成立了業主委員會,探索實施了樓長管理制和衛生網格化等管理制度。
創城中該區共排查了74個老舊小區,針對其中的13個無物業、無主管單位、無人防的“三無”小區,由政府兜底,納入到該區公用事業服務中心成立的物業公司,確保實現管理無縫隙、全覆蓋。
創城,讓開發區的靚麗綻放得更加通透。
漫步街頭,同是鄭州路、秦皇島路、安源路,道路卻寬暢了不少,北京路、大連路等路兩邊更加整潔,原來,占道經營沒有了,違章建筑拆除了。開發區借機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則,針對每個市場現狀“量身定制”具體方案,共新建市場4處,關閉2處,拆除重建1處,遠期規劃市場2處,全部改造建成后,所有市民都可在家門口1公里內找到市場。
停車難,是城市管理難題,也是百姓頭疼難題。開發區根據交通布局,在道路兩側、商鋪前規劃臨時停車位3000余個。同時,在建成區內規劃建設了3處大型公共停車場,成立了專門的停車管理公司負責管理,實現停車規范有序。
針對86個行政村和項目園區的衛生管理情況,開發區則通過市場化運作,將這些區域的環境保潔和生活垃圾清運工作整體打包交由專業的保潔公司打理,既讓城市管理部門騰出更多的精力強化“監管”,也讓“市場”沖擊居民的“思想”,大幅提高了居民的衛生文明意識。
據了解,目前開發區正在深入實施推進《日照市城市管理暫行辦法》《停車公司管理辦法》《門前三包》等制度,進一步鞏固創城突出問題綜合整治成果,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力求建立城市管理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