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轟鳴、吊臂揮舞、運輸車輛往來穿梭……在日照市北經濟開發區,企業發展提質增效,項目建設大干快上,處處是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火熱實踐。
今年以來,市北經濟開發區緊緊圍繞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主線,以“項目突破年”為牽引,大力推進項目招引建設“一號發展工程”和優化營商環境“一號服務工程”,大上項目、大興產業、大抓發展。
重招商,引來“源頭水”
招商引資,是經濟發展的“引擎”,產業發展的“活水”。今年以來,市北經濟開發區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緊緊圍繞項目招引建設“一號發展工程”,拿出“拼”的姿態、“盯”的韌勁和“搶”的勁頭,按下招商引資“快進鍵”。
園區堅持“走出去”敲門招商,“請進來”共贏發展,積極開展“一把手”招商、小分隊招商、產業鏈招商,圍繞“2+3”現代產業體系,統籌招引“高大上”的龍頭企業和“小而美”的配套企業。
今年以來,園區接待客商300余人次,并赴上海、深圳、東莞等地開展外出招商活動,相繼簽約觸海科技、正昊光電、創業電子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項目6個,總投資13.15億元,加快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
既有聚鏈成群、集群成勢的新項目,也有技術含量高、發展潛力大的新產業。上半年,園區新簽約3D打印設備制造及產業化、高端彈性體等過億元項目13個,完成全年任務目標數的72%。目前,園區在談項目27個,計劃總投資109.68億元。一個個優質的項目,為園區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抓項目,跑出“加速度”
7個月時間從開工到交付,2個月時間從設備采購到交貨,1個月時間潔凈車間裝修完成……7月3日,日照浪潮智能終端生產基地在市北經濟開發區正式投產,再一次見證了“市北速度”。 這是全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重點項目,也是浪潮智能終端目前在全國布局打造的第三大智能制造生產基地。該項目規劃總投資11億元,主要圍繞零碳智能終端產品,充分利用光伏可再生能源,打造儲能、充電、換電為一體的零碳智慧能源生產基地,實現多能互補、綠色制造。
項目一期主要建設兩條高精度、高速度、大吞吐量的PCBA板卡貼裝生產線,年產量超500萬套;兩條充電樁、儲能產品自動化生產線,通過全流程數字化可實現年產2萬臺高壓直流充電樁、100萬臺兩輪電動車充電樁和500兆瓦儲能產品。
項目建設陣地,“市北速度”不斷被刷新的背后,是堅實的黨建保障和隊伍支撐。
今年以來,市北經濟開發區以“黨建突破年”為指引,高標準開展黨建強基賦能行動,在重點項目一線成立8個臨時黨支部,定期召開碰頭會,研究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為項目推進建設提供全周期、全流程服務,服務領跑帶動項目奔跑。
同時,注重全方位、立體化鍛煉園區干部,舉辦市北大講堂12期、年輕干部論壇6期,安排18名人員包聯重點項目,加快干部成長成才。
支部建在一線、黨員沖在一線、干部拼在一線。目前,園區在建項目21個,智能健康家居產業園等9個項目加快建設,華盛日裝配式建筑項目有序推進……一串串數字、一個個項目,是園區上下堅定信心,全力以赴抓項目、強產業、拼經濟的生動詮釋。
優環境,增添“新動能”
“公司投資5800萬元對生產線進行智能化、自動化技術改造,預計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山東心海智能科技公司副總李昌介紹,“項目改造完成后,年產能將從2022年的5萬臺達到今年的20萬臺。”
山東心海智能科技公司是全市唯一一家從事產品研發、設計、沖壓成型、噴涂組裝、整機制作為一體的制冷設備制造企業。經過多年發展,現有海雪、冰爾瑪等4個自主品牌,產品達到歐洲能源等級A+++和美國能源之星標準,外銷比例超過60%,涵蓋歐美、日韓、東南亞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園區在招工用人、產品運輸等方面,給予了我們持續的幫助和支持。”在李昌看來,園區保姆式的服務,堅定了企業投資發展的信心。
事實上,在市北經濟開發區這片發展熱土上,從來不缺少“企業有呼,必有回應”的故事。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吸引力、競爭力,更是創造力、驅動力。今年以來,市北經濟開發區大力踐行“一線工作法”,堅持一線辦公、一線服務、一線紓困,強化項目包聯服務機制,以營商環境之“優”,促園區發展之“進”。
用“真金白銀”助力企業發展,園區用好“金融鵲橋”服務站、金融管家等資源,放大“稅務貸”“科技成果轉換貸”等多款金融產品效應,積極與各銀行對接,合理利用銀行優惠政策,精準為園區貝安木業、環宇紙制品、心海智能等優質企業解決融資需求8967萬元。
項目“千帆競”,發展“勢如虹”。市北經濟開發區實現高質量發展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其成可待。(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林瀚 通訊員 韓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