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日報/日照新聞網訊 一塊看似普通的鋼板,鍍上一層金屬元素,會發生什么反應?
7月17日,記者在位于日照電鍍產業園的盛華坤高精度冷軋鋼帶復合鍍鉻生產線項目現場看到,生產線正高速運轉,一卷卷鋼卷經過脫脂、酸洗、鍍鉻、烘干等生產流程后,走下生產線。而另一旁的工作人員,正對冷軋復合鍍鉻薄板仔細檢查,以保證產品質量達標。
該項目負責人潘忠告訴記者,鋼板容易生銹,鉻元素作為金屬中的“硬漢”,鍍在鋼材上不僅美觀大方,更能提高其耐腐蝕的性能。
“前不久,我們對設備進行了全面調試,目前,生產線調試順利,我們生產的鍍鉻薄板,將廣泛應用于啤酒罐、飲料罐和食品罐等食品包裝和光纖電纜屏蔽帶。”潘忠說,盡管項目剛剛進入試生產階段,可訂單卻紛至沓來。
據介紹,該項目扎根電鍍產業園,計劃總投資1.4億元,購置冷軋鋼帶復合鍍鉻生產線2條和配套設備,年產能12萬噸。項目正式投產后,預計年產值6.5億元,利稅1000萬元。
在日照電鍍產業園內,正在快馬加鞭忙生產的不止盛華坤高精度冷軋鋼帶復合鍍鉻生產線項目。
電焊擦出的火花四處飛濺,機器發動的聲音響徹車間,隨處可見工人們忙碌的身影……在通益高端軋輥項目現場,生產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該項目投資5000萬元,主要建設鍍鉻軋輥生產線和鍍銅軋輥生產線各一條,建成后預計實現年營業收入4000萬元、納稅400萬元。項目完成后,投資方計劃繼續投資鍍銅鍍鎳鋼帶生產線以及激光熔覆生產線項目。
記者從采訪中了解到,通益高端軋輥項目從入駐到試生產僅用了1 0 0余天。
這樣的效率從何而來?這就不得不提園區“拎包入住”的便利條件。
隨鏈而來,應鏈而生,電鍍行業作為工業制造產業鏈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與區域產業互融共生。為讓“吃鋼嚼鐵”吃出新“味道”,提升鋼鐵本地消化率,嵐山區加快鋼鐵產業延鏈強鏈、賦能提質平臺載體——— 日照電鍍產業園建設,園區內污水處理、工業蒸汽、光伏發電、路網等配套設備完備,配套服務設施一應俱全。
據產業園負責人丁偉介紹,日照電鍍產業園總投資14.56億元,建設各類電鍍廠房22棟、電鍍生產線74條,可實現年電鍍8130萬平方米,涵蓋了電鍍鉻、銅、鎳、鋅、錫、鋅鎳合金、金、銀等幾乎所有鍍種。
目前,上海科德軋輥表面工程項目、亞欣電子元件電鍍項目、山東雷英汽車緊固件電鍍項目等9個項目在園區落地,其余簽約項目正在加緊推進中。(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侯慶萍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