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日報/日照新聞網訊 在黃海之濱的嵐山,道德之光深植于山海肌理,涌動在市井煙火。萬千凡人的點滴善行匯聚成這座小城最溫暖的底色,也為思想道德建設注入了磅礴動能。
深植文化沃土 厚培道德基礎
嵐山的道德基因深埋于千年文化沃土。非遺傳承人楊洪永讓“嵐山號子”從絕唱重生為省級名片,激蕩著祖輩堅韌品格的當代回響;“中國好人”宋常君在紅色熱土碑廓宣講家風故事,將“修身齊家”的古老智慧化為鄉音俚語。嵐山區精準聚焦文化傳承中的道德力量,建立“好人典型庫”,將楊洪永、宋常君等本土典型納入其中,立穩涵育鄉風文明的價值“風向標”。
匯聚凡人微光 溫暖山海煙火
嵐山的溫度升騰于市井煙火之間。兵媽媽王貴娟輾轉捐款的執著、退役軍人李一凡與路人抬車救人的果決、民警孫育洲頂著熱浪翻找畢業證的堅守、學子宋俊良拾金不昧的赤子之心……這些散落街巷的“珍珠”被嵐山三級聯動、多部門協同的立體化選樹網絡精準拾起。目前,全區已涌現中國好人23人、山東好人96人、各級道德模范百余人,讓“小城大愛”在尋常日子里熠熠生輝。
立體傳播榜樣 激發向善力量
嵐山讓榜樣力量觸手可及。廣場西路“好人一條街”、文明實踐中心“最美嵐山人”長廊,無聲傳遞著榜樣的面容與事跡。“道德榜樣在行動”宣講讓典型走進社區、校園,用質樸語言講述平凡中的偉大。“文明嵐山”公眾號“有聲郵局”、有線電視“嵐山好人”模塊,聯合央視等各級媒體織就全域榜樣宣傳網,讓“身邊人影響身邊人”的感動直抵人心。
暖心尊崇禮遇 德澤綿長星聚
嵐山精心構建“發現—選樹—宣傳—禮遇”閉環機制。連續3年走訪慰問道德模范及身邊好人600余人次;邀請模范出席重大盛典提升尊崇感;創新打造首批10處以好人命名的“好人工作室”——唐生和的太極惠民、胡守軍的志愿服務、李國棟的愛心義剪,讓榜樣力量精準釋放。以“精神鼓勵+物質獎勵+社會激勵”機制,嵐山鮮明樹立“德者有得”導向,鑄就“老典型常青、新典型輩出”的璀璨星河。
當一個個道德微光都被擦亮傳頌,嵐山的“山海星河”便愈加壯麗。這源自凡人善舉的美德之光,正匯聚成引領時代前行的不朽力量,照亮嵐山的精神高地。
(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于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