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蓮:“定制化”金融產品潤澤鄉村
本報訊 清晨5點,五蓮縣中至鎮吳家官莊的桃園里碩果盈枝,一個個飽滿紅潤的蜜桃掛滿枝頭,種植戶趙令軍帶領工人忙著采摘,園區門口的“水果快運專車”早已整裝待發,即將把這批“五蓮蜜桃”送往各大城市。“今年收成錯不了,預計能賺30多萬元!”趙令軍笑著說。
這份豐收的底氣,離不開金融活水的滋養。“農商銀行的‘林果飄香貸’太及時了,不到3天就放了40萬元專項貸款,利率還低,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趙令軍感慨道。兩年前,退伍返鄉的他看中家鄉適合種桃的自然條件,萌生了發展果園的想法,卻因初期資金周轉困難犯了難。五蓮農商銀行客戶經理走訪時了解到這一情況,立即推薦了“林果飄香貸”——不僅能憑信用辦理,還為農戶開通了“綠色通道”。據統計,僅“林果飄香貸”一項,今年已在五蓮縣新增投放2458萬元,貸款余額突破1.02億元,實實在在解決了種植戶擴大生產的資金難題。
在五蓮,像“林果飄香貸”這樣的定制化金融產品并非個例。當地通過完善政策體系、創新金融產品、強化政銀擔協同等舉措,推動金融機構針對特色產業推出“一業一策”信貸方案:綠茶產業有“青茶貸”,民宿經營有“民宿貸”,一個個“量身定制”的金融產品,精準對接鄉村發展需求。截至2025年6月末,全縣涉農貸款余額達186.77億元,較年初增長15.38%;政策性農業擔保累計撬動信貸資金10億元,推動金融資源持續向“三農”領域集聚。
這些成績的背后,是一套高效協同的機制在運轉。五蓮縣財政局聯合山東省農業發展信貸擔保有限責任公司設立五蓮辦事處,構建起“財政引導+農擔增信+銀行放貸”的協同模式,形成政策合力。
“目前市縣兩級財政已設立1000萬元風險補償金,還全額補貼擔保費用。”縣財政局銀行保險科科長胡明燕介紹,通過這一機制,累計為889戶農戶和小微企業提供擔保10億元,僅2025年上半年就新增擔保5001萬元,同比增長28%。
科技賦能讓金融服務更接地氣。山東農擔五蓮辦事處依托省級大數據平臺,整合農業、畜牧、自然資源等涉農數據,實現“掃碼預審、線上簽約、銀擔直聯”,農戶用手機就能完成貸款申請。
“我們將深化‘財政+金融+產業’聯動機制,探索‘產業鏈擔保’模式,在支持糧食生產、特色種養、農產品加工的基礎上,向農村電商、休閑農業等新業態延伸,讓金融活水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五蓮縣政府投融資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厲健表示。(全媒體記者 盧昱東 通訊員 范為永 季雪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