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關乎國家形象、社會穩定和人民福祉,是必須答好的時代課題。6月23日,第五屆山東網絡文明周啟動儀式在濱州舉行。一系列網絡文明新理念、新風尚、新成果集中展示,進一步凝聚起營造網絡文明良好氛圍的廣泛共識。
信息革命時代潮流浩蕩前行,給網絡文明建設,既帶來機遇,也帶來挑戰。人工智能技術快速演進,“雙刃劍”效應如何平衡?“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網絡時代,文旅推介如何把握好度?嘈雜的輿論場上,價值坐標如何校準?一個個現實問題,尤為考驗網絡文明建設成效。
近年來,山東持續以時代新風塑造和凈化網絡空間,推出一系列創新舉措,匯聚網絡正能量,引領時代新風尚,在網絡強國建設中書寫山東篇章。以網絡文明周為契機,山東將進一步創新機制方法,積極推進網絡文明建設,為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提供豐厚文明滋養和有力精神支撐。
文明理念入腦入心,離不開優質內容供給。優質網絡作品,引發共鳴,激發思考,有效引導向上向善價值取向,在網絡文明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當更多好作品涌現時,網絡空間的文明之光將更閃亮。要立足山東實踐,利用好豐富的齊魯文化資源,創作生產更多有內容、有溫度、有力量的網絡文化產品,讓正能量澎湃大流量,讓好聲音成為最強音,推動網絡文明建設走深走實。
讓文明風尚充盈網絡空間,關鍵要優化網絡文明生態。天朗氣清、風清氣正,是人民群眾對網上家園的美好向往,也是管網治網的重要目標。良好的網絡文明生態如同沃土,能夠促進優質內容的繁榮發展,培育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滋養理性平和的社會心態。當前,網絡暴力、“飯圈”文化等問題時有發生,營造清朗網絡空間任重道遠。要深化網絡生態治理,堅持發展和治理協同發力,通過法治保障、技術賦能、文化引領、全民參與等多維發力,培育網絡文明新風尚,繪就網絡文明新畫卷。(本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