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種業是畜牧業發展的核心,然而長期以來,我國在這一領域面臨著“卡脖子”的困境。山東紀華家禽育種股份有限公司通過科技創新和全產業鏈布局,成功打破了這一局面,成為行業標桿。其培育的“東禽1號麻雞”不僅填補了市場空白,更帶動了農民增收,為家禽種業振興提供了可借鑒的“山東方案”。
科技賦能,破解種業難題
過去,我國商品雞市場長期依賴進口白羽雞,而本土黃羽雞雖肉質鮮美卻難以規模化生產。面對這一困境,山東紀華家禽育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紀華帶領團隊,以科技為突破口,投入2億元建設家禽種質資源基因活體庫,引進全球優質種雞資源,并運用雜交合成、基因導入等前沿技術,成功培育出兼具高效生產性能和優質口感的“東禽1號麻雞”。這一新品種不僅將生長周期大幅縮短至60-70天,還保留了傳統土雞的風味,實現了“魚與熊掌兼得”的突破。
產學研結合,創新驅動發展
科技創新離不開人才和平臺的支持。山東紀華家禽育種股份有限公司與山東農業大學等科研機構深度合作,建立了產學研一體化的研發體系。通過“山東農業大學—山東紀華優質雞育種中心”等平臺,公司攻克了多項育種技術難題,為持續創新注入了強勁動力。這種“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模式,不僅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為行業提供了寶貴的技術積累。
產業帶動,助力鄉村振興
“東禽1號麻雞”的成功不僅體現在技術層面,更在于其社會價值。公司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累計推廣父母代種雞1050萬套、商品雞苗15億只,帶動大批農民通過養殖增收致富。這一模式既解決了農戶的技術和市場難題,又為企業提供了穩定的生產基礎,實現了雙贏。此外,通過直播帶貨等新型營銷手段,公司進一步拓寬了銷路,去年網上銷售額突破1億元,展現了現代農業的無限可能。
山東紀華家禽育種股份有限公司的實踐告訴我們,科技創新是破解行業難題的關鍵。從種質資源保護到新品種培育,從產學研合作到產業帶動,每一步都凝聚著企業對初心的堅守和對未來的遠見。期待更多企業以科技為翼,為中國家禽種業振興譜寫新篇章。(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霞 惠雪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