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5點的萬平口,海浪輕涌,晨光微熹。一群身著藍馬甲的志愿者已悄然集結,他們彎腰拾撿的身影,與初升的朝陽共同勾勒出一幅動人的文旅融合新畫卷。這場由日照團市委、市文旅集團聯合發起的“與初光同行”志愿活動,不僅守護了金色沙灘的潔凈,更以“志愿+文旅”的創新模式,為城市旅游注入了更深層的文明內涵。
志愿服務:文旅體驗的“軟基建”
在傳統認知中,旅游景區的清潔維護往往依賴專業保潔力量。而“與初光同行”活動通過全民參與的方式,讓游客與市民從“旁觀者”變為“共建者”。親子家庭攜手凈灘、青少年主動投身環保,這些溫馨場景本身就成為景區的一道人文風景線。當游客看到飄揚的紅領巾與專注的“藍馬甲”,感受到的不僅是干凈的環境,更是一座城市的文明溫度。這種“志愿+體驗”的模式,正是文旅產業提升軟實力的重要路徑。
青春力量:文旅發展的鮮活注腳
活動中,年輕志愿者的身影尤為亮眼。即將升入高三的陳浩銘放棄懶覺,凌晨4點騎車參與;高中生徐渝惠在志愿服務證書前露出自豪笑容。這些細節表明,當代年輕人并非只熱衷“打卡式旅游”,他們同樣渴望深度參與、賦予旅行更多意義。文旅部門若能持續創新志愿項目——如“生態講解員”“文化傳承志愿者”等,將吸引更多年輕人用專業技能反哺旅游發展,讓青春活力成為文旅融合的催化劑。
政企聯動:構建可持續文旅生態
活動的成功離不開團市委與文旅集團的協作:前者提供組織動員能力,后者貢獻景區資源與管理經驗。這種“政府引導+企業支持+公眾參與”的模式,為文旅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范本。未來,可進一步拓展志愿場景,比如結合非遺手工藝開設“文化守護志愿崗”,或圍繞海洋保護開展“凈灘打卡積分”活動,讓志愿服務成為游客可參與、可分享的特色文旅產品。
讓志愿精神成為城市文旅IP
當第一縷陽光灑向海面,志愿者們的汗水已浸潤沙灘。這場活動啟示我們:文旅融合不僅是硬件升級,更是文明內核的塑造。若能持續深耕“志愿+文旅”模式,將公益元素植入旅游體驗,日照的“碧海金沙”便不止是自然饋贈,更將成為一座城市的精神名片。志愿之光,終將照亮文旅發展的更遠方。(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范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