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日照日報》頭版頭條刊發《10家企業競逐千萬訂單,五蓮憑啥突圍?》,對五蓮縣積極開展“我為企業解難題、找市場、優環境”活動,通過多種方式,梳理出重點產業的“需求清單”和“產品目錄”,由縣級領導牽頭對接上下游資源,為企業找訂單、提效益的做法進行了報道。
10家企業競逐千萬訂單,五蓮憑啥突圍?
在一場2000萬元訂單爭奪戰中,東深海越電子科技(山東)有限公司從10家企業中脫穎而出——這其中,還包括3家實力雄厚的上市公司。
作為一家落地五蓮不到3年的企業,東深海越憑什么打贏這場硬仗?
“多虧了政府主動牽線搭橋,我們才能精準對接客戶需求,少走了很多彎路?!睎|深海越電子科技(山東)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衍德的話里,藏著突圍的關鍵密碼。
東深海越本就不簡單: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高端觸摸屏制造企業,產品早已打入華為、富士康、三星等巨頭供應鏈。但即便如此,在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新訂單開拓依舊步步難行。
“原材料價格像坐過山車,同行還在打價格戰,我們想拓市場卻像被堵在了死胡同。”楊衍德坦言,那段時間企業上下憋著一股勁,卻找不到突破口。
轉機出現在今年年初。五蓮縣“我為企業解難題、找市場、優環境”行動全面鋪開,縣工信局帶著有關部門一家家企業跑,梳理出重點產業的“需求清單”和“產品目錄”,由縣級領導牽頭對接上下游資源,全力以赴為企業找訂單、提效益。
東深海越的機遇,就藏在這場行動里。縣領導帶著企業負責人三赴濟南找機會時,恰好捕捉到浪潮集團2000萬元項目的招標線索。可彼時的競爭格局堪稱激烈:9家對手里,不乏供應鏈成熟的上市公司。
“從濟南回來,縣領導帶著我們連夜打磨競標材料,連樣品細節都摳到極致?!睏钛艿滦睦锴宄?,能拿下訂單,既靠政府“托舉”,更靠企業自身的“硬實力”。
這家企業的創新基因早已融入血脈:早在行業還在攻克防水、防指紋、防眩光難題時,他們的三大核心工藝就已突破技術壁壘;獨創的二次強化、3D熱彎、高平晶度處理等技術更是甩開同行一截,產品覆蓋智能穿戴、車載顯示等多個領域,市場占有率穩步攀升。
最終,東深海越搶抓機遇,穩穩攥住了這筆新訂單。
堅定不移服務企業,如何才算真正到位?答案藏在“優無止境”四個字里——拼的是服務細節,更是理念作風。
今年以來,五蓮縣這場“解難題、找市場、優環境”行動,像一場及時雨,滋潤了更多企業:高澤街道的山東康洋電源有限公司爭取到300萬元獎補資金,立馬砸進研發擴產;洪凝街道的山東泰山民爆器材有限公司簽下數百萬元的新訂單;于里鎮的招商大使幫瑞泉食品有限公司打開國際市場,預計新增400多萬元產值……在五蓮,“企業負責茁壯成長,政府負責陽光雨露”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每天都在發生的實例。
“開展這項活動,是縣委、縣政府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一招?!蔽迳徔h工信局黨組書記孫磊說,該局專門成立活動辦公室,常態化摸排企業的要素需求和市場需求,把難題分解到職能部門,安排專人盯辦,形成“件件有回音”的閉環。
數據最有說服力:今年以來,五蓮縣工信局已向職能部門推送要素需求117條、市場需求92條,解決146條;組織28場供需對接活動,提供156條合作線索,為295家企業牽線,促成76家企業達成合作,總金額超4.3億元。
在五蓮,服務企業的故事還在續寫,而每一個訂單的背后,都藏著政企同心的力量。就在前不久,五蓮縣被省政府表揚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進步明顯縣”。
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盧昱東 通訊員 范為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