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工程師”入列 工業發酵行業有了“智能大腦”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發布時間:2025-05-13 15:35:40
5月12日,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獲悉,學校科研團隊研發的“AI工程師”經過一年多的開發和部署運行,已經成功落地生物制造業。這套AI自控系統首次將時間維度引入AI,用于工業發酵,能精準預測并調控發酵的過程,推動生物發酵產業從經驗驅動向數據驅動轉變,助力企業智能化轉型。
發酵是生物制造的核心技術之一,在發酵時,時間是個極其關鍵的因素,因為微生物在不同的生長階段,變化非常大,它們的生長狀態直接決定了整個發酵過程的成敗。

以前,為了保證發酵質量,工程師需要三班倒24小時監控生產線,手動調控。而在智能化的發酵車間,記者看到,在發酵罐等關鍵設備上,數百個傳感器如同“電子哨兵”,正實時監測罐內微生物生長狀態、氧氣濃度等幾百項關鍵參數。這些數據經過智能模型的深度分析,能實現對生物發酵這一復雜動態過程的實時預測與調控,讓發酵始終處于最佳狀態。
不僅如此,這個“AI工程師”還能提前規劃。比如,抗生素發酵7天一個周期,在發酵進行到第20小時的時候,它就能生成從第21小時,一直到最后的第150小時的完整發酵操作方案,精準“預測”整個發酵過程。

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與微結構實驗室主任 李金金:這就像給生產過程裝上了“智能大腦”和“時間望遠鏡”,能夠實時給出最佳的工藝調控方案,提前“看到”未來生產過程,實時生成最優的工藝方案,大幅提升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