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暮色浸染黃海之濱,白日的喧囂逐漸沉淀,山海天旅游度假區的脈搏卻在夜色中愈發強勁。霓虹與海浪輝映,煙火共星辰璀璨,這片熱土正以“夜經濟”為筆墨,擘畫文旅融合、消費升級的活力圖景。
味蕾尋鮮,夜市升騰濱海煙火
夜色初臨,山海天的美食圖景次第點亮,各類特色夜市各展風采,升騰起濃郁的濱海煙火氣。
步入那片海步行街,暖色燈光溫柔地籠罩著錯落有致的店鋪,游客穿梭其間,或駐足品味精致的特色小吃與飲品,或流連于創意手作店鋪,在悠閑漫步中尋找一份獨特的濱海慢生活體驗。
向北而行,望潮小鎮·懶懶市集散發著濃郁的漁村風情與鮮活滋味。現烤生蠔的肥美、撈汁小海鮮的酸爽、鲅魚卷煎餅的筋道……琳瑯滿目的本地特色美食,將“鮮”字演繹得淋漓盡致。游客三五成群在海鮮大排檔里沐著清涼海風大快朵頤,盡情享受著最原汁原味的海邊夜宴氛圍。
而在大學城BOX悅動街區夜市,則構筑了一個集美食探索、社交互動、休閑娛樂于一體的“夜生活共同體”,為這片夜色注入了澎湃的青春動能。與之同時,喬家墩子、吳家臺等地的夜市,更以其豐富的品類和醇厚的風味,持續發揮著聚客效應。
近年來,山海天深諳“民以食為天”之道,通過科學規劃與品質提升,不斷優化夜市布局與消費環境,讓游客的舌尖在山海夜色中找到滿足歸宿,夯實“夜經濟”基石。
文化鑄魂,星光點亮山海舞臺
市集煙火升騰,山海天的文化盛宴也拉開帷幕,一場場獨具特色的文化演藝,為夜晚注入深厚內涵。
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深處,《東海上人姜子牙》沉浸式夜游項目已然成為新的文化引擎。夜幕森林為劇場,前沿數字技術將千年傳奇鋪陳開來。觀眾步履其中,親歷“愿者上鉤”的智慧,感受封神激戰,仿若穿越時空。
該項目自推出以來,夜間接待量持續攀升,有效盤活了公園及周邊的住宿、餐飲等業態,成為拉動夜間消費的又一“黃金引擎”。
對山海天而言,對傳統文化創新表達的探索從未止步。
今年,升級版“山海見子牙——沉浸式主題數字藝術展”煥新歸來,將文化盛宴進一步延伸至室內。展覽新增“太公封神”與“探秘山海”板塊,運用頂尖多媒體與AR技術,讓封神英雄栩栩如生、山海經奇獸觸手可及。觀眾可與神仙“對話”、同神獸“合影”,在虛實交融中深度參與,讓傳統文化以更“潮”、更“活” 的方式為夜色增添厚重文化底色。
不僅如此,持續上新的多元演藝形態也在不斷豐富著山海天的夜間“文化菜單”——森林大馬戲以驚險奇趣吸引著家庭客群,綢吊仙子的力與美、蒙眼飛輪的心跳挑戰、萌寵互動的天真童趣等,為游客提供了從海濱熱鬧轉向林間奇幻的獨特選擇;星島藍碳計劃的沙灘上,電子樂的強勁節奏與海浪的天然韻律產生奇妙的共振,熒光棒如星河舞動,萬名觀眾在星空下、沙灘上隨音樂搖擺釋放……
這些根植山海、融合古今的文化演藝,正以其創新的表達形式和沉浸式的體驗設計,重塑著夜間消費的精神內核,讓游客在光影聲色間感受地域文化與創新活力,為“夜經濟”注入持久深厚的動能。
潮間棲居,月光漫潤悠然時光
隨著夜色漸深,山海天構建起與自然共生的夜間棲居體系,從星空營地到漁家民宿,讓“停下來”成為更深度的體驗。
陽光海岸露營公園的草坪上,天幕帳篷如星辰般散落,露天歌聲與濤聲交織,這里正成為企業團建、家庭聚會、朋友小酌的熱門選擇。“海風卸下疲憊,篝火點燃真情,真是心靈的‘移動會客廳’。”來自蘇州的游客張先生在朋友圈寫下這樣的贊美。
沿著海岸線一路南行,太公島牡蠣公園的灘涂上,另一番熱鬧在夜色里上演。退潮后的沙灘上,“趕海大軍”頭戴探照燈,像散落的星子在礁石間移動。孩子們尖叫著撿起小螃蟹,大人則專注挖蛤蜊,濤聲里混著時不時的驚喜呼喊。
盡興之后,散布于全區的精品民宿群落,成為游客們的溫暖港灣。昔日漁家樂早已蛻變為設計感十足的高品質集群,不管是白墻黛瓦,還是童話小屋,游客們總能在這里找到家的歸屬感。“我們不只是提供一張床,更希望客人能沉浸式感受漁村生活,真正慢下來、留下來。”一位民宿主如是說。
從多元夜市滿足味蕾,到文化舞臺激活精神,再到自然棲居安頓身心,山海天正通過構建層次豐富、體驗多元的夜間業態矩陣,邁向以文化為魂、體驗為王、品質為基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不僅點亮了海岸線,更照亮了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持續吸引著八方來客共赴獨具魅力的濱海夜宴。(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解貴民 厲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