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1個事項實現“全市通辦”;143個主題式場景“打包辦”;5398個事項可應用“電子兩證”(身份證、營業執照);企業開辦實行“零費用、半日辦結”;老百姓買房實現“一手拿鑰匙、一手領房本”;政務服務大廳實行星級評定管理,群眾一進入大廳就有種“被服務”的感覺……
心中裝著群眾,就能一次辦好。今年以來,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著力當好企業和群眾的“店小二”,堅持站在老百姓視角,深化一窗受理,優化辦事流程,提高辦事效率。秉著打造全省最優、全國一流辦事環境這一目標,堅持換位思考、改革創新、流程再造,推出了一些便民利企服務措施,方便了企業和群眾辦事。一個個落腳民生的政策也切實讓企業和群眾感受到,在日照不找人也能好辦事、快辦事、辦成事。
全省率先推出“全市通辦”
以政務服務標準化為契機,編制全市審批受理事典,設立服務專窗,落實好156項市縣同權事項的同時,公布551項“全市通辦”事項,清單內事項申請人可就近在任一政務大廳辦理,同步落實“全省通辦”“跨省通辦”“跨域通辦”服務,解決多頭跑的問題
全省創新“交房即辦證1+16”模式
出臺新建商品房“交房即辦證1+16”模式,實行這個做法后,老百姓買房子真正實現了“一手領鑰匙、一手拿房本”。同時,還將“完整社區”落到了實處,幼兒園、警務室、社區配套用房等同步建成啟用,提升了老百姓生活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無證明辦事”事項達到670項
打造“無證明城市”,推動“減證便民”向“無證利民”轉變,最大限度減材料、減時限、減環節,在全市范圍內分3批推出了670個無證明辦事事項,涉及公安、審批、市場監管等19個部門單位,105類736個證明,群眾在辦理這些業務時無需再相關證明材料。
項目審批 提速增效
加快重點項目落地,優化施工許可辦理,將必備的施工圖審查等8個要件,調整為告知承諾;通過超前介入服務、精準業務輔導、容缺模擬審批,有效利用項目用地出讓法定公告、掛牌和規劃公示時間,推動工業項目實現“拿地即開工”。
企業開辦注銷更便捷
通過線上實行“全程網辦”,線下建立“一窗通”專區,企業開辦實現半日辦結,同時為新開辦企業免費提供稅控設備和5枚印章。投放28臺自助機,個體工商戶登記實現秒批秒辦。企業注銷由45天壓減至20天。
創新線上“審管聯動”“云踏勘”
以審管無縫銜接為目標,建成啟用線上“審管聯動”平臺,與20個部門實現審前協同、批后聯動。建成啟用日照云踏勘管理平臺,首批實現藥品零售經營許可等9個事項遠程不見面踏勘。
推出“特殊群體”上門服務
針對80歲以上老年人、殘疾人或患重大疾病等無自主行動能力的“特殊群體”,梳理公布市級124個預約上門服務事項,涵蓋公安、衛生、住房等民生領域。各區縣公布“特殊群體”預約上門服務事項清單785項。
推廣應用“電子證照”
公布可應用“電子兩證”(身份證、營業執照)事項5398個,聯合市大數據局等部門單位,強化電子證照在不動產、公積金等重點領域的應用。歸集電子證照98類、證照數據59萬條,電子簽章證照目錄30個,完成應用案例147個,涵蓋審批、不動產、公積金等領域。
優化“一鏈辦理”模式
推出143個“一件事”主題服務事項,深化主題式場景服務,強化部門協同和數據共享,首批推出11個優質主題服務事項。在做好線下辦理基礎上,開發“一鏈辦理”系統,布設網上服務專區,推進主題式場景服務網上運行。(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蔣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