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最近,嵐山區中樓鎮盧家軍子村紀檢委員王興菊心情很不錯,“沒想到我的‘土法子’被村里采納,還在全鎮推廣了?!?br/>
這件讓老王高興的事還得從去年年底說起。2018年11月,嵐山區委第三輪巡察發現,中樓鎮部分農村廁所改造存在虛報、多報等數據信息失實問題。
針對問題,中樓鎮立即在全鎮范圍內進行限期整改,并就整改落實情況進行統一驗收。為確保整改效果,該鎮發揮紀檢委員監督作用,在每個驗收組都安排一名村紀檢委員“如影隨形”,全過程進行貼身監督,嚴把驗收關。
但是,在入戶檢查驗收時卻遇到了難題:村子大了,戶數多了,很容易漏戶或者重復入戶,個別村仍然存在著實際改造數量和臺賬統計數量不相符等“岔子”。
如何讓驗收工作更加科學精準?這時,王興菊的一個監督“小竅門”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在每戶的化糞池排氣管上標注上姓名、編號等信息,與廁所改造臺賬、驗收表格都一一對應起來,驗收時,直接根據編號入戶?!?/p>
“這個法子管用、好使?!北R家軍子村利用這一方法,驗收組僅用一周時間就率先完成了408戶村民的農村改廁驗收工作,引得其他村也紛紛來學習這一做法。
如今,走進中樓鎮,每家每戶化糞池的排氣管上,都有黑色記號筆標注的編號?!耙粋€小點子,不僅因地制宜解決了廁所改造驗收中的難題,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杜絕了村里虛報廁所改造數量、套取國家廁所改造資金的大問題,真正發揮了村級紀檢委員‘哨兵’‘探頭’作用,讓監督觸角直抵‘神經末梢’。”中樓鎮紀委負責人張廣傳介紹道。
據悉,為切實加強對村級組織的日常監督,嵐山區為421個村(居)委會選優配強了村級紀檢委員,探索實行紀檢委員月寫實制度,即每月由村紀檢委員向鄉鎮街道紀(工)委匯報監督中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以及違紀違規問題線索等情況,進一步壓實了村紀檢委員監督責任,構建起了“橫到邊、縱到底、全覆蓋”的區鎮村三級監督網絡。
“自從有了紀檢委員,就好比多了雙‘眼’,幫著老百姓盯著村里的大事小事,俺們心里更踏實了?!苯衲?2歲的盧大爺笑著說。
(記者 王季平 通訊員 黃園園 王以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