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報業傳媒集團(日照日報社)理論評論部 林虎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圍繞紀律規矩,給黨員干部講道理、敲警鐘、劃紅線,并強調,這個問題,我是“婆婆嘴”反復講。我們要向總書記學習,用好“婆婆嘴”,常念“監督經”,對黨員干部的苗頭性、傾向性錯誤,及時咬耳扯袖、批評教育,做到早診斷、早治療、早糾正。
用好“婆婆嘴”,常念“監督經”,既是對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政治生態負責,也是對干部健康成長負責。平時常提醒、多敲打,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就能把黨員干部心中的“小九九”有效遏制在萌芽狀態,防止“腠理之疾”深入骨髓,起到“治病救人”效果。
用好“婆婆嘴”,念好“監督經”,關鍵要用真心真情。唯有“真”,方能曉人以理、動人以情,達到“推心置腹”的效果。實際工作中,有的領導只關心下屬的工作,不注意其生活及心理健康,即便是發現下屬有問題,也不愿意與其面對面,或者是一副刻板的面孔,只講空洞的大道理,純屬走過場、完任務。這樣念“監督經”,收效甚微,甚至會起反作用。只有真心對待黨員干部,用真情打動他們,提醒談話才能入腦入心,達到“洗澡、治病”的效果。
用好“婆婆嘴”,念好“監督經”,應將其制度化。把“婆婆嘴”貫穿于日常管理工作之中,堅持問題導向,突出主體責任,真正做到把問題講透,把“小病”消除。讓“婆婆嘴”像警鐘長鳴于黨員干部耳畔,幫助黨員干部從“僥幸”之中醒來,于“偏離”之中歸位。
“于安思危,于治憂亂。”我們要用好“婆婆嘴”,念好“監督經”,防止黨員干部因“小病”拖成“大病”、小錯釀成大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