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日報/日照新聞網訊 盛夏時節,在日照嵐山區安東衛街道潘莊二村的“小草學堂”課堂里,氣氛同樣熱烈。山東科技大學大二學生劉恣昊正結合專業所學,為孩子講解“電池里的奧秘”。老師講得起勁,孩子聽得專注。
今年,是“小草學堂”開設的第15個年頭。暑期的鄉村,如何讓孩子們有個安全、充實的好去處,讓在外務工的家長安心?這道民生題,“小草學堂”給出了溫暖的答案:由大學生志愿者提供為期一個月的義務支教服務,既解了家長的“看護難”,更點亮了鄉村孩子的假期。
今年,嵐山區整合鄉鎮街道資源,開設9處“小草學堂”,來自山東科技大學的36名志愿者分赴各村,為鄉村兒童提供課業輔導與興趣拓展服務。
年復一年,“志愿星光”接力傳遞。劉恣昊就是其中一員。“我也是從鄉村走出來的孩子,所以特別珍惜這次支教機會。”課間,劉恣昊抹去額頭的汗,語氣真摯。這份源于“根”的情懷,讓他精心設計每一堂課,作為新能源材料專業的學生,從電池發電原理到綠色能源未來,前沿科技在他生動的講解中,變得觸手可及。
如今,“小草學堂”的天地早已越過了課業輔導的邊界。“解答課業難題是其一,我們更想為他們推開一扇窗,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廣。”像劉恣昊一樣,大學生志愿者們紛紛拿出專業所長,設置詩詞鑒賞、閱讀理解、音樂啟蒙、趣味歷史、安全教育等豐富多彩的拓展課程。“每次來‘小草學堂’都特別開心,我喜歡這里。”學生邢磊道出了孩子們的心聲,這樸素的快樂,正是學堂扎根鄉土15年的底氣。
15年間,“小草學堂”照亮了鄉村孩童的求知路,更溫暖了外出務工家長的心。“咱能安心在外頭干活,孩子還能跟著大學生老師學知識、長見識,再好不過了!”潘莊二村村民竇永艷的話語里滿是欣慰。將孩子送入“小草學堂”,已成為她和許多村民的放心選擇。“大學生老師們來了,我們就放心了。”(通訊員 宗杰 王飛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