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日報/日照新聞網訊 8月,莒縣東莞鎮首屆鄉村村藝聯賽在劉勰廣場開展,這7天52場賽事的激烈精彩角逐,賽出了美好,比出了和諧,更舞出了莊稼人的好日子。村民爭相踴躍參賽,“一人參賽、全家動員、全村關注”,氣氛特別熱烈。這場盛事彰顯了鄉村發展潛力無窮,智慧也無窮,促進了偏遠鄉村體育精神與鄉村基層治理的激情融合。
為提升鄉鎮居民獲得感幸福感、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助力農村基層治理邁上新臺階,東莞鎮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實施全民健身戰略,推進健康中國和體育強國建設。按照中央對“三農”工作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體育在中國式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中的綜合價值與多元功能,推動鄉村體育高質量發展,建立鄉村體育發展新格局,東莞鎮構建了以“春季有“杏”遇見你騎行賽、夏季盛夏鄉村村藝賽、秋季鏖戰齊魯象棋賽、冬季三市四縣(濰坊賈悅鎮、日照五蓮汪湖鎮、日照莒縣東莞鎮、臨沂沂水富官莊鎮)籃球聯誼賽”四大傳統賽事為主線,鄉村濰河岸半程馬拉松、蓮花山登山賽、鄉村乒乓球賽等體育賽事為穿插,其他不定期運動休閑項目為補充的體育促發展格局。一場場“村BA”怒放在廣袤鄉間,為當地鄉村秩序的維護與鄉村的興旺繁榮注入了煙火氣和生命力,形成了當地獨特的治理文化。
體育重塑鄉魂,美麗鄉村不僅是綠水青山的綿延,更是鄉風鄉魂的升華。東莞鎮是莒縣北部重鎮,自古有尚武之風,直至上世紀90年代,很多村都還有武舞一體舞獅隊,“民風彪悍”。近年來,隨著體育助力鄉村振興政策舉措和工作機制逐步建立健全,東莞鎮黨委、政府因勢利導,大力倡導體育運動,把尚武之風轉化為運動之風,引導創辦了籃球、太極拳、打花棍、乒乓球等6個由群眾自我管理的體育協會。在東莞,團體賽事以村為單位組隊參賽,獲得的榮譽全村共享,極大地提高了村民的凝聚力。賽事舉辦期間,村民們主動參加交通引導、場地保潔等志愿服務,運動場上的禮儀、規則,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群眾的文明意識、規矩意識、公平競爭意識。村民們在豐富多樣的體育運動比賽中結下了友誼、溝通了情感、凝聚了共識,對于改善鄉村治理發揮了重要助推作用。體育運動不僅為村民帶來了健康快樂,也帶來了鄉風的文明,推進了東莞的基層治理現代化。
在東莞鎮,各項體育賽事精彩紛呈,傳統文化藝術也遍地開花。該鎮立足自身實際,創新推出“一村一藝”文化潤富工程,引導每個村至少培育一項文體技藝、打造一支文體隊伍,極大豐富基層群眾的文體生活,開辟了精神共富新路徑。
全域化體育運動的背后,離不開鎮域體育設施的完善。東莞鎮完成了以村級文體廣場建設為重點,各行政村及較大自然村體育場所的全覆蓋,并在付家莊村、橫山村等區域中心村投資建設籃球、羽毛球等綜合文體廣場,形成了一批“運動中心村”,強有力推進了新時代鄉村體育“四有”惠民工程建設,跨越式提升了鄉村全民健身公共服務供給水平。
體育活動一旦滲入鄉村文化肌理,不僅激活了當地獨具特色的精神內核和文化標識,也帶動了鄉村經濟的發展,開辟了“體育+”共富新路徑?!罢钆_、民間工商資本參與、村民運動”,東莞鎮在舉辦賽事的同時,不斷促進全產業融合,創新培育的鄉村旅游、農業產業、運動休閑示范帶等覆蓋了全鎮52個村,推進了發展融合、品牌融合、機制融合。該鎮將體育賽事與休閑旅游相結合,合力開發齊長城游、古村落游、歷史文化名村運動休閑游等主題鏈條,年吸引游客觀光旅游已逾10萬人次,近年來已帶動各類農副產品銷售3億元。每年一屆的東莞“村廣場舞”,觀眾累計可達2萬人次,網絡直播觀眾超120萬人次,油杏、桃子、小米、石磨煎餅等本地農副產品銷售額和游客量也迎來“狂飆”。盛夏村藝賽舉辦期間,即便到了午夜,東莞街頭依然熙熙攘攘,餐飲行業營業額翻了數番。體育賽事與特色農業的完美契合,也為周邊村莊帶來龐大的人流量,村民人均收入獲得直線增長,實現了體、旅、農融合發展三豐收。
東莞鎮還充分調動鄉賢在社會基層治理、促進共同富裕等方面的作用。每屆賽事都有東莞知名企業冠名贊助,賽場廣告牌也由東莞各企事業單位友情贊助,每支隊伍也都有鄉賢擔任領隊、教練以及提供真金白銀的支持。每屆賽事,各球隊累計接收贊助達50余萬元。
以“體育+”推動鄉村振興,進一步拓展了“體育治鎮”的內涵,放大了體育運動對鄉村治理的推動作用,是一條契合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和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可復制、可推廣、可借鑒的鄉村有效治理新路徑。(本報通訊員 于相國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