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走進山東同元福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車間,經自動灌裝、上蓋、壓蓋、打碼、貼標,一桶桶食用油從生產線上“走”了下來。
“我們的原料全部來自區內糧油加工企業,只需要4公里就能到達廠區,12條生產線一小時可灌裝180噸食用油。”山東同元福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丁強介紹。
日照港是全國最大的大豆進口港。日照經開區內聚集了邦基、嘉吉、中糧、中儲糧等一批龍頭企業,年大豆加工能力560萬噸、中轉量800萬噸,形成了完備的糧油產業鏈。同元福就是糧油產業鏈上的一環。該公司建成專用油生產車間、高端花生油生產車間、立體庫及食用油物流配送中心,主要生產豆油、古法濃香高端花生油、橄欖油等系列產品,達產后可年產食用油20萬噸,預計年實現工業產值及貿易額26億元,畝均產值1億余元。
相較內陸城市的糧油加工企業,原材料、物流等方面的成本優勢,加之臨港的區位優勢,為同元福贏得了競爭勝勢。“糧油市場規模大,但競爭激烈,我們的原材料就地采購,物流成本節省3%,資金3天就能周轉一次。”丁強說。公司產品暢銷全國各地的食品廠、餐飲公司等,今年1月份投產以來已實現產值2600萬元,訂單已排至2月底。
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采購周邊企業的包裝材料,每年可為周邊企業增加產值5000萬元,物流中轉量大、每年可帶來物流產值4000多萬元,同時還解決周邊村居就業50多人,本地化配套率達到95%。
記者還了解到,項目投資方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在廠區建成特定人群高端調和油研究中心,向產品附加值高的特種油、高端油延伸。“今年下半年,我們計劃再投資2億元,建設年產7萬噸葵花籽油二期項目,預計新增工業產值10億元。”丁強指著廠區南側一塊土地說。
“日照經開區對企業服務特別到位,特別是招引服務單位區財政局,幫著我們跑手續,高效解決各類困難問題,項目從開工到建成投產僅用一年時間,并且不動產證、食品生產許可證等都已辦理完成,為投產、達產提供了很大助力,也為二期建設吃上了‘定心丸’。”丁強對未來的發展信心滿滿。
拉長糧油產業鏈條,向2.0、3.0版本轉型升級。去年以來,日照經開區已陸續實施和稷順雜糧加工、同元福專用油、世濤精釀啤酒、德國德樂香精果汁等12個精深加工項目;今年,重點建設馬來西亞閔和國際120萬噸植物蛋白、凌云海擴建150萬噸生物蛋白兩個加工項目,推動糧油食品產業產能倍增。(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牟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