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9日(農歷九月三十日),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軍事家王陽明先生誕辰553周年紀念日。
為推動陽明心學與詩詞創(chuàng)作的融合發(fā)展,從先賢智慧中汲取精神力量,提升人文素養(yǎng),11月19日晚,日照詩詞學會在日照六藝書院成功舉辦了主題為“心學之光·詩韻長存”的王陽明思想及詩詞讀書沙龍。30多位傳統(tǒng)文化研究者、詩詞愛好者齊聚一堂,在思想的碰撞與詩意的流淌中,共同度過了一個富有哲理深度與文化溫度的冬夜。

致敬不朽 重溫三立傳奇
六藝書院執(zhí)行校長張晴老師靈動悠遠的古琴《陽關三疊》為活動奏響了序曲。
六藝書院院長翟文偉致歡迎詞,介紹了承辦“王陽明思想及詩詞讀書沙龍”的初衷,回顧了中國歷史上為民族發(fā)展和進步立下卓越功勛的著名人物,致敬先賢。
日照詩詞學會會長辛崇發(fā)發(fā)言,通報了教育部將詩教列為白名單的喜訊。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貴州財經大學陽明廉政思想與制度研究中心研究員,曲阜師范大學哲學系馮相磊,引領與會者回顧了王陽明先生波瀾壯闊的一生,及其“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功勛歷程。與會者無不為其傳奇經歷與不朽功業(yè)所深深觸動,奠定了讀書沙龍莊重而崇高的基調。
北京大學哲學博士、中醫(yī)博士后,曲阜師范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哲學系教授姚春鵬做了《王陽明心學思想及其當代詮釋》的主旨報告,詳細闡述了陽明先生“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心學思想。教授的報告,既有深度理論概述,又有生動故事案例說明,也有具體實踐層面的指引,將陽明心學理論,講述得入腦入心,既引發(fā)與會者深度思考,又引得與會者不時會心一笑,彷佛冬夜里一盞明亮的燈燭,照亮了前行的路。
導讀經典 共悟陽明哲思
與會名師翻開《傳習錄》書頁,一同走進先賢的心學境界。
日照經開區(qū)實驗學校黨委書記、正高級教師李淑華,為大家導讀了《傳習錄》第315章“陽明四句”部分;
東港區(qū)天寧小學書記宋正雪為大家導讀《傳習錄》第262章“致良知”部分;
東港區(qū)城西小學書記萬玉玲導讀《傳習錄》第4章“探求至善”部分;
日照經開區(qū)連云港路小學書記、校長王鳳琴導讀《傳習錄》第5章“知行合一”部分;
日照六藝書院院長翟文偉導讀了《傳習錄》第195章《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以及《論語》中孔子關于“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論述,介紹了王陽明先生的詩教理念;
日照市新營小學副校長龐錄華導讀《傳習錄》第6章“格物與止至善關系”部分;
日照經開區(qū)桂林路小學副校長丁明旭,為大家導讀《傳習錄》第226章“知行合一”部分。
品誦詩詞 賞析陽明詩思
王陽明不僅是思想巨匠,其詩詞創(chuàng)作亦是其心學思想的藝術結晶,完美詮釋了“詩以載道”的理念。
日照港第一小學、石臼小學詩教骨干安琳、梁楠帶領與會者誦讀陽明先生心學思想的代表性詩詞《答人問良知》及《詠良知四首示諸生》。
日照市漢中路小學書記、校長孫成良導讀、賞析《登泰山》(其五)《春晴散步》等二首陽明詩詞。
日照經開區(qū)實驗小學副校長孫守娟導讀、賞析《碧霞池夜坐》《中秋》等陽明詩詞。
與會者認為,王陽明詩詞引導讀者反觀自我,體悟良知,不僅是文學佳作,更是修養(yǎng)心性、提升境界的精神路標。
暢談體會 交流讀書成果
與會代表圍繞陽明心學思想及詩詞特質,交流了讀書學習體會。
日照詩詞學會副會長劉加德作了《點亮心中的明月:從王陽明<詠良知>組詩看修心與詩意的交融》的讀書交流,探討陽明詩詞哲學思考與詩歌藝術的完美結合。
東港區(qū)圖書館館長滕忠毅以《詩以載道:王陽明詩詞中的心學境界》為題交流學習體會,介紹了陽明先生“心即理”、“知行合一”等思想在其詩詞的生動體現(xiàn)。
日照市小作家協(xié)會主席孟祥柱以《王陽明山水詩中的哲學隱喻》為題,交流了王陽明“心即理”“致良知”“心外無物”的山水詩學習體會。
東港區(qū)實驗學校書記李鑫交流了《‘心外無物’在古典詩歌中的意象呈現(xiàn)》學習體會,從陶淵明、蘇軾等詩詞中,找尋“觀物之道”與“觀心之境”。提出了觀點:“心外無物”并非否定物質世界的存在,而是強調心對物的意義賦予作用。
東港區(qū)第三小學書記苗壯交流了《心學思想對當下詩詞創(chuàng)作的啟示》讀書體會,指明了“真正的詩歌應當是從本心流淌出的生命體驗,而非技巧的堆砌或形式的模仿”。
日照港第一小學書記劉欣作了《青少年教育中如何融入‘知行合一’》發(fā)言,介紹了自己融入王陽明“知行合一”思想,培養(yǎng)學生完整人格的教育實踐。
山海天龍山路小學書記陳振華作了《以心印心:王陽明心學對當下詩詞評論與賞析的啟示》的發(fā)言,倡導詩詞評析應該“去除遮蔽”、“發(fā)明本心”,實現(xiàn)“詩與心通”的真正賞析。
山海天駐龍山小學書記、校長賀艷進行《回歸本心,滋養(yǎng)性情:王陽明<訓蒙大意>對當代詩教的啟示》發(fā)言,倡導詩教回歸本源:“順導性情,鼓舞興趣”。
大家一致認為,對陽明心學的當代詮釋,絕非簡單的復古,而是一場創(chuàng)造性的轉化,陽明思想為應對現(xiàn)代性困境提供了寶貴的東方智慧,引導人們在浮躁中學習沉靜,在向外追逐時懂得向內觀照,最終活出真誠、強大、知行合一的自我。

《海曲鄉(xiāng)音》 知行時代畫卷
棗莊路小學書記宋凱華分享了山東詩詞學會特邀咨詢馬先俠《賀辛崇發(fā)詩詞日記<海曲鄉(xiāng)音·甲辰卷>付梓》文章。
石臼小學書記戰(zhàn)偉分享了日照詩詞學會特邀顧問杜慶森祝賀辛崇發(fā)詩詞《海曲鄉(xiāng)音·甲辰卷》出版的文章《動感鄉(xiāng)音共濤聽》。
兩位書記導讀了日照詩詞學會會長辛崇發(fā)《海曲鄉(xiāng)音·甲辰卷》。大家對辛崇發(fā)會長老驥伏櫪,身先士卒,以一個老文化人的視角,筆耕不輟,創(chuàng)作大量詩詞作品,記錄復興時代脈搏,記錄家國情懷的詩集出版表示祝賀和敬仰,認為這是一部踐行陽明心學重要知行合一的時代畫卷,讀來讓人深思,讓人回味,讓人感動。
此次王陽明思想及詩詞讀書沙龍,不僅是一次對先賢的緬懷,更是一場跨越時空的思想對話與文化交流。通過重溫陽明先生的生平事功、深入解讀其心學智慧、品味其詩意境界,與會者普遍感到受益匪淺,對“向內尋求力量”、“知行合一的實踐精神”、“良知引領的人生方向”有了更深刻的體悟。
(來源:日照詩詞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