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莒縣訊(通訊員 辛有東 魏士朝 呂鳳臣)“依托‘嗡嗡樂’牌蜂蜜,我們企業年銷售收入超過3.6億元,產品主要出口日本、歐盟、中東、東南亞等多個國家或地區。”談起亮眼成績,山東華康蜂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志峰難掩興奮,“這要歸功于縣里實施的農產品品牌戰略,借助這股‘東風’,我們注冊了‘嗡嗡樂’品牌,這讓我們企業邁入了發展‘快車道’。”
大船之航,品牌為帆。近年來,莒縣大力實施農業品牌戰略,堅持開放發展,通過市場引領實現從依靠數量規模擴張向質量興農、品牌富農的動能轉換,農業品牌氛圍逐漸形成,凝聚起現代農業發展新動能,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借助‘寨里農夫’,我有信心帶領村民們早日脫貧致富。”自擔任莒縣寨里河鎮季家車溝村“第一書記”以來,李星會切身感受到農業品牌化給貧困村帶來的改變,品牌注冊僅半年,就帶動該村農產品銷售收入10萬余元。而帶給他如此發展信心的,是莒縣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農產品品牌建設的意見》《關于印發莒縣現代農業建設獎勵辦法的通知》《關于印發莒縣現代農業建設獎勵辦法補充規定的通知》等一系列“真金白銀”式農產品品牌扶持政策,扶持農產品品牌建設、發展、壯大,對發展名牌農產品經營主體進行獎補,目前累計兌現獎補資金265萬元,極大地調動了該縣各經營主體發展農業品牌的積極性。
為發展壯大農產品品牌,該縣向特色資源發力要力。通過調整農業內部結構,堅持集約發展,通過機制創新,著力推進從小規模分散經營向新型經營主體適度規模經營的動能轉換,高效經濟作物發展到55.3萬畝,該縣形成了以陵陽、招賢鎮為中心的反季節蔬菜,以小店鎮為中心的綠蘆筍,以嶠山、桑園鎮為中心的大姜,以果莊、小店鎮為中心的大棚油桃,以夏莊鎮為中心的綠茶,以庫山鄉為中心的中藥材等十幾個較大規模的特色產業,為發展農產品品牌奠定了堅實的原料基礎。
該縣還注重把標準化生產作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保障,通過質量樹品牌。引導推廣了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109項,制定了滑子菇、丹參等6項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同時強化農業投入品監管,嚴格落實高毒農藥政府儲備制度,組織開展了農藥專項整治、農資專項整治等活動,備案農藥3583個,儲備高毒農藥7.9噸。注重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建設,建立了11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試點,加大農產品抽檢頻次和范圍,每年抽檢樣品達2000余個,歷年來未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目前,該縣有15個農業生產基地被評為“省級標準化生產基地”,有15個農業生產基地被評為市級“標準化生產基地”。
截至目前,該縣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數量累計達到193個,莒縣丹參、莒縣黃芩、莒縣南澗小米通過農業部地理標志登記保護認證,嗡嗡樂蜂蜜、百慧牛奶、錦冠白廠絲被確定為省知名農產品企業產品品牌。在農業品牌的引領下,該縣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新動能得到充分釋放,從偏重規模和數量的“吃飯農業”,向更加倚重質量和效益的“品牌農業”發展階段轉換的號角已然吹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