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日報/日照新聞網訊 近年來,東港區堅持“以基層為重點”,以滿足群眾就醫需求為出發點,聚焦完善診療服務體系、醫防融合體系、人才培養體系“三個體系”,精準發力推動資源、服務、技術“三個下沉”,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進一步筑牢“區強、鎮活、村穩”的整合型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讓群眾看病更便利、更舒心。
8月11日,日照街道金陽社區衛生服務站正式開診,附近的居民看病、拿藥不用再跑遠路,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又靠譜的醫療服務,健康守護再次升級。
走進服務站,260多平方米的空間亮堂又寬敞,規劃設置、醫療設備配置等方面均嚴格遵循國家建設標準,診斷室、治療室、藥房、中醫康復室、檢查室等功能區劃分得清清楚楚,從問診到取藥,從常規檢查到中醫調理,可一站式搞定。
“醫療設備全乎,環境整潔舒適,咱居民來這兒看病,心里踏實又舒坦。”附近居民張阿姨一大早就前來就診,“以前看病得跑老遠,現在社區里就有衛生服務站,配藥看病太方便了。”據了解,該服務站服務對象覆蓋周邊7000多位居民群眾,除了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的中西醫診治外,上級醫院專家會定期來坐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也已“上線”,所有藥品都是“零差率”銷售,實在省錢,而且還是醫保定點機構,居民門診統籌、職工門診共濟都能辦,看完病直接報銷,不用多跑路,非常方便,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資源。
東港區樹牢“一盤棋”理念,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持續深化緊密型醫共體建設,以區、鎮力量帶動村級醫療服務水平整體提升。
充分發揮區級帶動作用,支持中心醫院打造普外、神內等7個省、市重點專科,建成醫共體醫學影像、遠程會診等“六大中心”,推動基層檢驗檢查結果互認,讓群眾享有更高效便捷的診療服務;專家下沉強基,聯動首都醫科大學、山東省立醫院等三甲醫院,通過駐點坐診、手術帶教等形式,累計開展診療活動3000余場次、惠及群眾5萬余人;全區9處基層醫療機構投入730萬元購置CT等大型設備,全部達到“優質服務基層行”國家基本標準;在200多處村衛生室建成“心電一張網”,實現基層檢查、上級診斷,區鎮村協同診療目標;建成日照街道口腔科等5個特色專科和11個名醫基層工作站,今年還計劃新增西湖鎮中醫科等3個特色專科、升級71處“中醫閣”;按照“五有三提升”建設標準,扎實推動300多處村衛生室改造提升,截至目前,已投入近1000萬元,完成170余處改造任務……
在濤雒鎮,今年6月份,濤雒中心衛生院與下元一村正式簽訂家庭醫生集體有償簽約服務協議,653位居民率先加入了這項暖心服務。家醫團隊充分發揮中醫特色優勢,主動下沉基層,為簽約居民提供“家門口”的中醫診療服務,從專業的推拿按摩到個性化的針灸理療,每一項服務都精準對接患者需求,讓居民無需奔波就能享受到優質、高效、便捷的中醫康復治療。
“以前看病得等家里人抽空陪著去,現在醫生直接到村里服務,還幫忙辦手續,既省心又省力。”下元一村的秦大爺感慨道。
東港區在全省率先開展家庭醫生集體簽約網格化服務,全區共組建94個核心團隊、369個網格團隊,創新實施“醫生朋友+健康管家”服務模式,定期到村居、社區為群眾提供診療、隨訪服務。截至目前,全區家庭醫生簽約實現全覆蓋,簽約居民57.11萬人,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簽約率94.62%,殘疾人簽約率100%。秦樓、濤雒、陳疃、西湖積極推動有償簽約和個性化簽約服務,現已與72個集體、3.5萬人實現個性化簽約,在源頭“防”、在基層“治”、在全域“管”的三位一體群眾健康“保障網”更加緊密牢靠。
8月10日,東港區“潮起東港?樂購海洋”活動圓滿落下帷幕。這場夏夜的歡樂盛宴中,中醫特色服務專區人氣爆棚,日照市中心醫院等機構的專家團隊帶來了一系列中醫服務,此次活動服務居民1000余人,貼敷三伏貼、耳穴壓豆等2600余貼。
“這三伏貼熱乎乎的真舒服,也不耽誤干活,還送給我中藥香囊,真是宜當!”前來問診的居民王阿姨連連稱贊。這場集診療、體驗于一體的惠民活動,為居民們帶來了歡樂與實惠,不僅讓居民切身感受到傳統醫學的魅力,更讓中醫藥文化在潛移默化中走進了千家萬戶。
讓群眾看病更便利、更舒心,提升群眾就醫便捷性與獲得感。東港區將繼續加強村衛生室改造,于10月底前,讓全區190處一體化村衛生室全部實現“五有三提升”;進一步整合推進家醫、公衛服務,繼續推行分布式檢查、集中式診斷,密切縣域醫共體協同聯動發展,進一步增強鎮村兩級醫療服務能力,積極開展健康關愛服務行動,推動醫療服務下沉基層、走進千家萬戶;全面優化信息系統,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工作,著力提升優質醫療健康服務的普惠化、便捷化和智能化水平,進一步解決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看病遠的問題,切實把健康服務送到群眾的心坎兒里。(通訊員 葉飛 鄭潔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