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日報/日照新聞網訊 時下的五蓮,春風吹來了“花經濟”。探花、尋花、游園、踏春、品嘗櫻花限定美食……4月8日,市民游客來到五蓮縣白鷺灣小鎮打卡體驗,共赴櫻花之約?!奥綑鸦ā⑻烊谎醢?,體驗感很不錯!”來自江蘇常州的游客高霞不由豎起大拇指。
作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的五蓮縣,境內類似白鷺灣小鎮這樣的“網紅”打卡點還有很多。詩畫黃崖川、探花府小窯、香集居溫泉等30余處,助推鄉村旅游持續升溫。該縣搭乘鄉村游的東風,把生態“顏值”轉化為經濟“產值”。
近年來,五蓮縣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稟賦,做精做細全域旅游,做大做強農牧產業,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涌現,激活了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該縣堅持以路引景、串景成線、全域成畫,依托國家級“四好農村路”和登山健身步道,每年舉辦“綠水青山”全民健身休閑運動會等活動,將五蓮山等3處國家4A級旅游風景區、方外·青舍里等29家精品民宿、櫻桃等20余個生態采摘集群及30余處“網紅”打卡地,串成7條精品鄉村游路線,輻射帶動周邊餐飲接待、電商及文旅商品銷售等同步增長,櫻桃、煎餅、笨雞、劉氏盤扣等特產也搭上“順風車”進入游客家。
鄉村游紅火的背后,是五蓮縣率先在全市成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孵化中心、厚植“綠色”底蘊的探索實踐。堅持生態優先、“綠”“富”同奏,該縣推出“村黨支部+合作社+農戶+企業+資本+服務”等多元經營模式,成立94家合作社聯盟,形成了紅泥崖菌菇、戶部大櫻桃、潮河綠茶、許孟隆銘牛等一大批特色產業,與全域旅游互促互融,新業態競相勃發,挺起鄉村振興“硬脊梁”。據了解,目前,全縣村集體年均增收10萬元。
“‘設施大棚+精細管理’讓我們的大櫻桃在春節期間就能上市,每公斤最高賣到800元。”果樹大本營櫻桃種植基地負責人鄭德華介紹說,“目前,我們正依托合作社聯盟,加快技術推廣、抱團發展,讓大櫻桃真正成為鄉村振興‘金果子’?!?br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在五蓮,傳統產業被賦予了“科技范兒”,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原有27個赤松茸等食用菌冷棚的基礎上,我們正投資1200萬元新建智能化菌菇大棚40個,投資9000萬元建設自己的菌棒廠,村集體年收入將從100萬元增至300萬元,增加就近就業崗位100個?!痹跓峄鸪斓捻椖拷ㄔO現場,紅泥崖村黨支部書記張守英信心滿滿地說?! ≡诰嚯x紅泥崖村30公里的許孟鎮隆銘牛高端肉牛育養廠內,第1000頭小牛犢順利誕生。該項目總投資10億元,目前,通過引進國外優種、四代選育實驗,成功繁育出中國自己的高端雪花肉牛。
此外,五蓮縣還創新探索綜合性新型發展業態。作為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示范區的白鷺灣小鎮用藝術振興鄉村,規劃建設巧克力美術館等特色原創作品,推動文化旅游、現代農業等產業聚集,實現三產聯動、城鄉融合。據了解,小鎮可提供就業崗位3000個,同時為村民提供系統專業的技術培訓,全部建成后年可接待游客300萬人次。(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林瀚 通訊員 李緒業 范為永 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