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宗敏
“‘十三五’時期,我們要全面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生態立市,加快建設天藍水碧、山清水秀美麗日照,讓全市人民在獲得更多物質財富的同時,享受到更加優美的生態環境!”這是《政府工作報告》中,市政府向全市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
連日來,代表委員們圍繞報告中“生態立市”展開了熱烈討論,各抒己見。
土壤是構成生態系統的基本環境要素,對于因土地污染帶來的問題,市政協委員、香山紅葉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峰深有感觸,“特別是一些污染的企業,在搬離市區和場地之后,沒有做場地的環境調查、環境治理,直接作為房地產項目進行開發,房地產企業也不專門預留場地土壤修復的費用,使得受污染的土地進入市場,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為此,郭峰認為,要嚴控污染場地的土地流轉,督促開展污染場地的治理修復,防止污染擴散。
“我市堅持‘生態建市’戰略,把環境保護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不斷加大環保投入,深入實施生態工程建設,健全環境監管網絡系統,防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市政協委員、民建日照支部主委、嵐山區政府副區長張鋒認為,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形勢下,統籌推進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工作,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和諧共贏,已成為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
鄉村河道處于水系最末梢,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市農村河道一直沒有得到全面系統的疏浚整治?!班l村河道水系生態治理既是一項生態工程,又是德政工程、民生工程,做好這項工作責任重大,意義深遠?!笔姓f委員、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九三學社日照市委副主委兼秘書長趙琦建議,盡快組織編制日照市鄉村河道整治具體規劃,全面建立農村河道輪浚機制,結合“林水會戰”,生態治河。
在做好生態環境保護的同時,還要對破壞環保政策的企業進行嚴懲。市政協委員、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董建華建議,在對存量企業嚴格環保政策,減少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的同時,對新引進的增量企業,嚴格執行相關約束性指標政策,對高污染、高耗能的項目,堅決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