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周末,帶孩子去山海天的國恒體育廣場,觀看了一場城市籃球超級聯賽。當晚看的是山海天隊坐鎮主場迎戰東港區隊,現場燈火通明、歡呼加油聲此起彼伏,氛圍十分熱烈。每當球員有精彩進球或者默契配合的高光來臨,現場更是喝彩不斷。

了解后才知道,這場比賽實際上是“好運山東”金馬集團·2025日照城市籃球超級聯賽的第五輪比賽,簡稱“RBA”。RBA共持續三個多月,全市7個縣區共進行42場比賽,可以說是席卷全城的一場比賽了。
近年來,日照市群眾性體育賽事越發豐富多彩。從席卷全城的RBA籃球聯賽,到一年一度吸引數萬人參與的日照馬拉松,再到遍布公園廣場的各類全民健身活動,體育正日漸融入廣大日照市民的日常生活。

這些群眾賽事因為沒有專業運動比賽的高門檻,所以吸引了大量普通市民的參與,群眾基礎大,所以熱度普遍非常高。那么,該如何持續做好這類群眾性體育賽事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發力。
群眾性體育賽事要“接地氣”,讓體育從“高閣”走向“街頭”。以貴州“村BA”為例,他們的比賽雖然沒有豪華場館和專業裝備,但有著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全民參與的熱情,貼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讓每個人都能參與其中、樂在其中。

所以最近幾年,日照舉辦的群眾性體育賽事也努力朝著這個方向發力,不僅舉辦了參與度高、門檻低的各類廣場舞比賽、樂跑比賽,還通過舉辦體育鍛煉達標賽的方式,讓不同年齡段了解自身健康狀況,更健康地開始體育鍛煉。
群眾性體育賽事要有持續性,讓“一時火”變成“持續熱”。一項賽事只有堅持舉辦、形成傳統,才能真正扎根、深入人心,并且幫助參與的群眾養成持續鍛煉的習慣,達到全民健身的目的。以日照“RBA”為例,按照計劃從今年8月持續至11月,全市7個區縣組隊要進行42場比賽;再有每年秋季舉辦的馬拉松,已經連續舉辦了八年,讓很多市民都愛上了跑步……這種持續性的賽事安排可以說是培育體育文化和運動習慣的關鍵。

群眾性體育賽事要有創新思路,給傳統賽事加點“新料”。除了要設置滿足不同年齡、興趣的人群需求的比賽項目外,還可以結合地方文化特色設立主題賽事,另外可以鏈接音樂演出、文創市集、互動專區等,使體育賽事具備社交載體功能。
例如,一些地區嘗試將傳統體育與非遺展示相結合,或在比賽中嵌入健康講座、體質監測等公共服務,既豐富了賽事內涵,也增強了實用性和體驗感。同時,借助數字化手段擴大賽事覆蓋面,吸引更多群體關注和參與,提升賽事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當體育不再只是電視上的競技表演,而成為每個人都能親身體驗的生活方式,城市的活力才能真正被激發。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全民參與的賽事,讓更多人感受到運動的快樂,讓體育真正成為日照最動人的風景線。(眾里平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