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某個APP中瀏覽信息時,手指無意間觸碰屏幕邊緣,瞬間被彈窗廣告“劫持”;當你點擊一個看似正常的按鈕,卻莫名其妙跳轉至另一個應用甚至下載頁面……
這些猝不及防的“傳送門”,正是困擾用戶的APP“亂跳轉”現象,無論是無意觸碰屏幕觸發的頁面跳轉,還是“搖一搖”功能被濫用,輕微的晃動就強行跳轉至廣告頁面或其他無關應用的下載頁面。這類行為往往隱蔽性強,用戶難以察覺,甚至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就完成了跳轉,嚴重干擾用戶正常使用。
“點關閉關不掉,點跳過就跳轉”。APP“亂跳轉”現象看似是一個小問題,實則關乎用戶的切身利益。用戶使用APP的目的是為了完成特定任務或獲得特定服務,意料之外的跳轉讓用戶被帶到無關的頁面,不僅降低了效率,更破壞了使用體驗;強制跳轉本質上是一種霸王條款,剝奪了用戶自主選擇信息和服務的權利;惡意跳轉可能將用戶導向釣魚網站或含有病毒的頁面,存在竊取個人信息、安裝惡意軟件,甚至造成經濟損失的風險。
針對這一亂象,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進行治理。工信部等部門持續推進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行動,重點規范APP“搖一搖”“亂跳轉”等熱點問題。出臺了新標準,強化明示告知義務,要求APP 清晰提示用戶操作可能觸發的跳轉行為,對違規APP進行責令整改和通報下架。
與此同時,監管部門意識到要更高效地打擊APP“亂跳轉”等違規行為,必須加大技術投入,著力提高監管的技術水平和能力。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對APP的行為進行實時監測和分析。一旦發現APP存在“亂跳轉”等違規行為,立即預警并處理。同時,加強與APP開發者和運營者的溝通與合作,引導他們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共同維護網絡市場的秩序。
需明確的是,亂跳轉并非技術漏洞,而是一套精心設計的商業邏輯。APP跳轉背后是利益的驅動,對于APP開發者和運營者來說,通過跳轉廣告或者合作APP能夠獲取可觀的收入。但良性的商業邏輯應建立在尊重用戶的基礎上,APP開發者和運營者應樹立正確的商業價值觀,將用戶體驗放在首位;廣告投放和推廣方面,應遵守相關法律法規,采用合法、合規、合理的方式,避免過度干擾用戶的正常使用,可以采用更加溫和、合理的廣告投放方式,如原生廣告等,在不影響用戶體驗的前提下實現商業價值,而不是依靠強制跳轉這種低級的手段。畢竟,只有提供優質、穩定、安全的服務,才能贏得用戶的信任和支持,實現長期的可持續發展。
用戶自身也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對于頻繁進行跳轉的APP 要敢于說“不”,積極參與APP市場的監督,通過各種渠道反饋APP存在的問題。例如,向應用商店、監管部門等平臺提交投訴和建議,為治理提供更多的線索和依據;用戶間相互交流使用經驗,分享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共同提高防范意識。
技術進步不應成為套路用戶的工具,而應是提升服務質量的基石。當每一款APP都能以用戶為中心,摒棄“流量至上”的思維,互聯網生態才能真正實現便捷與安全的雙贏。(簟秋)(圖片源自網絡)